科学防灾减灾,知识守护生命。2020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汶川大地震距今也走过了整整12年的时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强化防灾减灾知识学习,提升自救互救能力,我院特于5月16日晚19:00举办“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活动,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为同学们奉上一堂精彩绝伦的安全教育课。
本次知识普及活动从四个方面向同学们科普了安全教育知识:一是防疫措施,二是地震逃生方法,三是如何应对森林火灾,四是面对洪水应该怎么做。眼科与视光医学院学生会学术部副部长屠娇娇师姐从十二年前的伤痛汶川地震讲起,回望悲痛,致敬重生,到今日新冠疫情,安全防控,从我做起,再到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来临时的应急措施。他在让同学们认清我国自然灾害现状时,更教授了大家重要的自救知识。现场同学们仔细聆听,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全身心投入到这场安全知识教育中。
课后,不少同学都表示,本次活动收获颇丰,不仅强化了自身在面临自然灾害时的心理素质,更提高了自救能力,真正起到了科学减灾,理智应灾的作用。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感悟和体会——
2017级眼视光学01班
地震灾害是全世界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不能解决人员伤亡问题下,我们来到这里加强对地震预防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通过主题防震抗灾知识的讨论和讲解使我们明白了和掌握了一定的防震减灾的知识,我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告诉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学习防震减灾知识,使我们尽量远离伤害,远离危险!
2017级眼视光医学01班
今天,我们参加了学院举办的“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活动。活动中,主持人通过防疫措施、地震逃生方法、如何应对森林火灾、面对洪水应该怎么做四个方面介绍了防灾减灾救灾的相关知识。今年正好是5.12汶川大地震12周年,我们更应该全面了解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防灾减灾,人人有责,人人可为。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提升相关本领。防患未然,警钟长鸣。
2018级眼视光医学02班
12年前一场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是华夏文明5000年历史上深深的伤殇。12年后的今天,于时光凝固的这一刻,作为中华民族,我们更见证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虽然新冠疫情的阴影还未完全消散,可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微笑地面对生活,在这关键时刻,需要我们更加珍爱生命、呵护健康,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急救自救和互救能力,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不要让我们躲过了新冠肺炎疫情,却倒在了自然灾害面!
2019级眼视光医学01班
“防灾减灾"这是一个生活中经常听见的词,但是却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十分宝贵,失去了就没有第二次了,大地震只是一个莫名的瞬间,就让许多鲜活的生命消失了,让许多人无家可归,因此我们更应该学习和预防。
灾害地震往往在人们没有准备的时候,令我们猝不及防,惊慌失措而错失躲避地震的良机,甚至可能会因采取了错误的行动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因此,掌握科学的应急避震、自救互救等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增长了个人保护意识,更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生命。通过这次活动,我懂得了更多:学生防灾减灾的素质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及当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面对自然灾害,关键在于是要有足够的认识,才能遇险不惊,应对得法,要学习抗灾知识,学习补救技能,在自然灾害来临时,避免出现不该有的损失。
本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院学子自救和互救能力,丰富了自救知识,调动了广大学子参与防震减灾活动的积极性,对有效地预防和应对灾害事故起到了积极作用。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防灾减灾,我们一起行动!